2021年7月13日,“遗落的明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文化古都雍城——宝鸡市凤翔区,并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皮影开展调研实践。刘氏皮影是凤翔皮影的代表,实践团成员在与当地文化局取得联系后,前往有“西府刘一刀”之称的皮影馆,实地参观学习当地的皮影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皮影的传承人名叫刘一刀,原名刘亚利,素有“西府皮影第一刀”之称。

凤翔皮影传承人刘亚利
刘亚利老师给实践团成员简单描述了西府皮影的制作流程。西府皮影选用上好的西府当地秦川牛皮为材料,将牛皮反复浸泡和晾晒后,清理出里面的杂质,然后支架子、刮牛皮,刮晒结合,如此反复大约一周后,雕刻皮影的牛皮方可初步制成。
将牛皮加工完毕后还需进行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等复杂的制作工艺流程,因此制作一个皮影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刘亚利老师坦言道:“制作工艺复杂、费时耗力、皮影利润低是皮影工艺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

刘亚利老师在刻制皮影
西府皮影的制作手艺代代内传,在刘亚利老师的父辈手中进行了技术革新,“皮子不动刀子动就是一种改革”,刘亚利老师的愿望就是将这门手艺接续传承,发扬光大。
本次实践团对凤翔皮影的探寻活动,让大家感受到西府皮影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也体会到这项古老民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艰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和延续,也是一种不可抹去的生命符号和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但愿这些“遗落的明珠”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与传承,在未来依旧能够璀璨发光。
编辑:王兴
审核:任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