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办学始于1960年,设有矿山机电、冶金机械、建筑机械、无线电等专业,时为机电系,1986年,机电系分为机械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1998年,机械工程系发展为机电工程学院,2020年,学院办学主体迁至草堂校区。
学院目前共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于2011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拥有教育部耐磨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等4个科研平台,拥有省级机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学院实行“院-所”结构,现有机械动力学理论与应用、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车辆新能源动力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5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99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2人,讲师51人,其中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青年千人”1人,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人”首席科学家2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充满活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院扎根西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1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600多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60件、实用新型专利100件,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8部、教材18部,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
学院在籍学生2200名,其中本科生1743名,硕士研究生407名,博士研究生50名。六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建设输出了1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先后培养了燕山大学校长赵丁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熊万里等一大批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