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丨机电学院“遗落的明珠”社会实践团赴甘肃省庆阳市开展探索非遗暑期社会实践
日期:2021年08月14日 13:15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传承者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受到冲击。为探索非遗宝库,推动非遗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与媒体深度融合,在传承文脉精神中涵养中国自信。7月28日至8月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遗落的明珠”遇见陇原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团合影

实践开展前,团队成员集体学习保护非遗文化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文件,并通过查阅庆阳市民俗产业、文艺创作、非遗保护等资料,制定了符合庆阳市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实践团结合查阅资料和线上调查问卷,发现庆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许多民族民间艺术,相比前些年而言,现在大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还是多了不少。但这还不够,很多了解还仅仅在表面、甚至是错误或片面的。

实践团组建“两团一库一矩阵”结构,即成立寻访调研团和文化传承团,建立文化数字库,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建立新媒体矩阵,通过调研、寻访、弘扬等多途径,开展以“探寻文化名片,推动非遗焕新”为主题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实践团会议

为系统了解庆阳市非遗文化种类和数目,调研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水平、普及力度、现有保护政策及相关实物、资料。实践团先后前往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陇东民俗博物馆开展调研实践。通过参观非遗展厅、民俗文化展厅、文学创作指导室等十多个活动厅室进行调研学习。

此外,实践团了解到当地非遗保护单位通过完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档案数字化建设,加强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开展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逐步建设非遗文化传承体系,在当地民众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

团队在西峰区文化馆文化馆参观

马浩夺主任向队员们展示非遗文化资料

陇东民俗博物馆

为获得更为准确的庆阳非遗文化资料,实践团赴庆阳市展开调研。团队首先前去拜访泥塑非遗传承人赵文菁老师,并观看学习赵老师制作泥塑的过程。选材、捏胚、阴干、上底粉、施彩绘,行云流水的工序最终呈现出了一个个做工精巧、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泥塑成品。紧接着实践团前往香囊非遗继承人白淑方老师的公司进行考察,白老师为实践团准备了香囊制作材料并亲自教学示范。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一针一线耐心缝制。在花布缠绵、流苏摇曳中,实践团成员全方位体验了非遗手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之后实践团前往拓正好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参观,拓老师热烈邀请实践团成员学习表演皮影戏,实践团在拓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皮影人物坐、跪、转身等动作。配合紧锣密鼓的奏乐,实践团成员手中的影人枪来剑往,热闹非凡。最后实践团拜访民间剪纸传人吉彩琴老师的工作室,一幅幅镂金翦彩,刻画了共产党人永垂不朽的面孔。随即,吉老师指导实践团成员将张张红纸折叠,绵延纹理,裁剪出精美的剪纸艺术品。实践团成员走访多个非遗传承人居处,倾听传承故事,发扬匠人精神,记录非遗资料,蓄养文化内涵。

团队与非遗继承人白淑方老师学习交流

为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制作、体验、互动”的新模式,充分将非遗文化的深厚韵味融入到青少年心中,实践团联合陇东民俗博物馆、军拓教育特训营开展“学党史· 传非遗”青少年非遗研学教育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从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庆阳市当地非遗文化三方面,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非遗文化。随后,实践团成员向学生们讲述英雄故事,再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带领学生学习党的100年历程。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向学生们介绍庆阳剪纸,并指导学生们剪出 “五角星”,寓意“红星闪耀中国”。活动最后,实践团成员与学生们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一首温柔又激昂的曲调,再次加深了同学们的爱国爱党情怀。大家纷纷拿笔,在活动横幅上抒写对祖国的热爱和美好祝愿。本次教学活动在“我爱你,中国”、“红军给我们带来了星星之火”、“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等句句铿锵有力的祝福中圆满落幕。

实践团成员对庆阳剪纸优秀作品的展示及讲解

“学党史·传非遗”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教育

8月3日,实践团结束实践,通过本次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通过拍照、摄影、笔录等方式搜集整理了许多纪实视频、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及普及力度,进一步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文化传承团在调研期间,通过公众号推文(西建大机电之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委,中青校园,三秦青年)、微信视频号、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微博、人民日报、中华网等宣传平台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宣传推广。期间,团队成员利用微博平台创建#考镜源流探非遗#话题,讨论次数26次,阅读次数高达14.1万次。

虽然对庆阳市的非遗文化实地考察已经结束,但是实践团成员表示后续工作才刚刚展开,实践团还考虑在有效保护前提下,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同时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加强专题研究,举办品牌活动,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面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实践团将会利用好通过调研获取的资料,做好后期相关工作,为非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使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变得更有意义,并为非遗文化推广工作继续努力,制定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代的特色宣传与推广。

编辑:杜成昊

审核:任延欢


版权所有:2022-20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陕ICP备07500541号